台湾的民间年俗
    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美丽的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息息相关。台湾过年的民间风俗,跟祖国大陆基本相同,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围炉 在台湾,大年夜全家大小,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一起聚餐,叫做“围炉”。参加“围炉”的人,不论大小,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
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
中国情人节习俗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全国各地的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这里略加阐述各地区的活动。         在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中国腊八节。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也叫八宝粥,相传腊八节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献糜的故事,取八种香谷和果实制粥供佛,故名八宝粥,腊八粥制法简单,营养丰富,味道香甜。到了宋代,民间争相效仿,广为流传,成为一道深受人民喜爱的美食。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
端午节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
正月初三花山节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一带苗族的传统佳节,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七举行。云南永善县的马楠山一带,云、贵、川三省毗邻,苗族同胞集中,人们跨省前来参加,人数常达…
清水江苗族龙船节
    农历五月,汉族的端午节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居住在贵州凯里的苗族也有在农历五月过龙船节竞渡龙舟的风俗。汉族的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而苗族的龙船节却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龙船节苗语叫“咋瓮”(意即划龙船),又名“娄瓮”(意即吃龙肉)。   &nb…
神州八月节日一览
    草原旅游节7月15日至8月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那慕达多个草原同时举行。它以赛马会、嘛尼会、鄂尔多斯婚礼、祭奠成吉思汗陵等活动为主,届时还可观赏到民族风俗演出,欣赏草原美丽的风光和到牧民家做客。感受牧民们豁达豪爽的性情。         贵州名酒节7月至8月分别…
少年王阳明智对和尚
  多年前读过一个民间奇才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王阳明年少时,十分聪明。   一天,母亲带他去附近的大王庙烧香。他头上扎了三根小辫子,非常活泼可爱。   庙里的惠明和尚俗姓赵,有歪才而且喜欢捉弄人,且行迹不端。他早知王阳明是个聪明伶俐的儿童,很想当面试试。   于是,趁王阳明母亲在大殿拜佛时,偷偷将王阳明叫进偏殿,要他对课。如对不出,就要罚跪壁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