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写意画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相传唐代王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
如何区分生宣和熟宣
     书画用的宣纸,起初产于安徽的泾县,经县古属宣州,所以就称之为宣纸。      宣纸基本分为两大类:生宣和熟宣。        生宣。由于造纸原料的配比的不同,可分为:单宣(最薄)、单夹(较厚)、净皮、棉料、夹宣…
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 :“广…
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它有如下特点:   一、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   二、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   三、博取诸家之长;   四、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
岭南画派代表人物
  中国画的一大流派,形成于清末民初,其中,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被称为“岭南三杰”。早在清代末期,有“二居”之称的居廉、居巢二兄弟,便开始了对中国画的研究,其探索与追求对岭南画派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岭南画派自“二高一陈”起正式形成,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自成一格。其绘画题材有别于…
海上画派
  海上画派,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1843年),至廿世纪初期(1927年)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就区域性而言,上海的开埠,所引发的社会发展──属于政治的、文化的、生活的多元性,包括商业的频繁已成为中国的活动特区,人民的生活也随着商业兴趣,而有更广泛的视野;就经济的发展,使之富裕的象征,甚至酬谢礼物,便落在…
邵大箴谈学习水墨画:画张好画绝非易事
  1月3日,“艺林清音——邵大箴、水天中绘画作品展” 在北京绥风艺术馆举办,引来京城美术界名家济济一堂。其中,邵大箴水墨画作品38幅、水天中油画作品29幅,集中反映了两位学者闲暇之余进行绘画创作实践的基本面貌。这些作品融学术积累、文化修养和绘画基础于一体,让平时看惯了两位理论界前辈文章的普通观众和艺…
中国画的留白:无处不在的妙处
李迪《风雨归牧图》   中国画中的空白,实在是很大的学问。这种空白,就是气,并随着画中所绘,形成了一种动势,向一定的方向在运动着。这就是“气局”。所以画不在大小,在乎气局要大。有的画咫尺有千里之势;有的画尺幅再大,气是散的,也形不成气局,琐碎而凌乱,是散的。因此画要讲构局、经营、位置。中国画本来就讲舒卷开合,舒放开来,气盈六…
浙派
  中国明代前期绘画派别。因其开创人戴进是浙江人,故名。继起者吴伟,进一步发展了此派长处,遂出现更多追随者,因吴伟是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人,画史上亦称其为江夏派,实属浙派支流。   浙派与明代宫廷绘画关系十分密切。在宣德(1426 ~1435)至正德(1506~1521)年间,浙派与院体同时雄踞画坛,代表了绘画的主要倾向。浙派的宗师戴进、吴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