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
古时候,有个叫齐公的人。家境贫寒,幸得贤妻娘家资助,做起了贩卖粮油的买卖,几年下来挣得了一份家业,成了当地的富人。 富了之后,齐公发现妻子老了,头发白了大半,婀娜多姿身材的身材走了形,脸蛋亦失去了光滑。样貌与他不在般配,再瞧商友们,都是三妻四妾,他心里痒痒,也有了纳妾的想法, 一次他出去办货,在烟街柳巷遇见了…
|
18
|
|
779 字
|
3 分钟
千里送半桃
俗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这里说的是"千里送半桃"的故事,它的情义就更重了。 以前,有一户姓丁的人家,生了一男一女。哥哥比妹妹要大到十几岁,哥哥成家的时候,妹妹还没有懂事呐。后来父母去世了,小妹妹就跟哥嫂生活。嫂子是个贤慧人,对待小妹胜似自己同胞,教她识字,教她绣花,有时还要和她一起玩耍…
|
17
|
|
554 字
|
3 分钟
乞巧节民间故事
七月七又叫乞巧节。每到这一天,七个姑娘凑在一起,兑面兑油兑钱,包饺子,炸麻花,买西瓜,买酥糖,夜晚在一起过节。姑娘们还唱乞巧歌:“小香炉,冒高烟,我请七仙下凡间。不爱姐姐好绒线,但求给双巧手段。” 相传很早以前,有个卖糖人的老汉,老伴早死,只生一女,名叫乞巧。这姑娘丑得没法说:一头秃疮流黄脓,麻脸豁嘴,…
|
23
|
|
594 字
|
3 分钟
血染杜鵑
传说一次舜帝南巡,来到了九嶷山一带视察;听闻这里的姑娘都长得十分秀丽,就像红杜鹃花那般叫人喜欢,可是她们的命运却灾难重重,于是爱人民如子的舜帝便决定查个明白。 这天,风和日丽,舜帝沿着母河左岸走上九嶷山,只见桃红李白,柳翠竹绿,鸟雀呼晴,红色的杜鹃花遍野开放,舜帝看到如此景象,心里十分高兴。 可是,当舜帝过了…
|
18
|
|
741 字
|
3 分钟
计救卖货郎
清朝末年,邵州有个秀才叫柯旷生,为人豪爽,闲时又喜欢教村童断文识字,因而村里人都尊称他为“秀才先生”。 这天,柯旷生正在家里教村童念唐诗,忽然邻村的姚老汉走了进来,“扑通”跪在他面前。柯旷生急忙放下手中的诗集,扶起姚老汉问:“姚老汉,你这不是折我的寿吗?快起来,有什么话坐下慢慢说。…
|
16
|
|
1499 字
|
6 分钟
大桃树下的门神
在很久很久以前,很远很远的东海上,有一座仙山,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很老很老的大桃树下,不知道用什么肥料养活的,枝繁叶茂,树冠向周围伸展足有方圆三千里,东北边的枝叶垂下来,就成了一道很大很大的门,特殊的设备一定有特殊的用场,所以,这个门是专门给鬼怪出入的,守门的两个大叔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俩从事度朔山保安工作以来,没有发生一起盗抢灯治安案件…
|
15
|
|
3435 字
|
13 分钟
爱吹牛的“冯舌头”
明朝洪武年间,南京城有位养马的冯老头,老人育有一子,爱传闲话爱吹牛,外号“冯舌头”。 一天,冯老头感染了风寒,卧床不起,马厩里的几十匹好马都由冯舌头照料。他拍着胸脯说:“爹,你放心,有我在,马饿不着!”冯老头没料到,儿子只说不做的毛病根本没改。开始,冯舌头还给马匹按时喂草料,后来…
|
15
|
|
1341 字
|
5 分钟
吃年夜饭要关门的传说故事
在我国江南一带,每到吃年夜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关起大门,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夜饭的碗筷收拾干净后,再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相传,这种做法是为了哄骗铁拐李。 据说到了每年的最后一天,玉皇大帝都要了解民间的生活状况,于是就派铁拐李下凡查看民情。铁拐李为八仙之一,是个跛脚叫化仙,因此…
|
16
|
|
537 字
|
2 分钟
古琴心音
唐朝初年,翠山有个青年名叫陶冕,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却无心功名,整日痴迷音律,靠着祖上留下的家底典当度日,倒也怡然自得。 这天夜间,陶冕正在房里抚琴,突然响起了敲门声。陶冕开门一看,是个相貌平平的红衣女子,端着一些酒菜,未等陶冕开口,女子便笑意盈盈自报家门:“小女名叫红绸,只因被公子的琴音吸引,冒昧前来!&rd…
|
15
|
|
1785 字
|
7 分钟
民间故事:杨柳颠倒
在荆楚地的一些地区,通常把杨树称柳树,柳树称杨树。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隋末,炀帝昏庸游,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就强令国人开挖运河,以便舟游。河形成后,两岸光秃秃的,又强令两岸马上绿化成林。当时哪有那么多的树苗?智慧的民工只有量砍插最易成活的柳枝。因为柳枝、柳杆砍断后,就是倒插,节节都能长根发叶。因此,运河两岸马上柳荫成林。炀帝见后…
|
15
|
|
500 字
|
2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