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小故事

2237 篇文章

皖南民间故事:可怜寡妇之老光棍喜获第二春
  清朝末年,皖南一乡野小村王二壮,是个实打实的老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说实话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倒是为他省去不少口粮,甚至还有些富余能换点小酒钱。只是一个人太久了有些孤单,因此思想上也不老实了起来。特别是最近村里出现个新寡妇,着实让二壮食不甘味,寝不成寐。     其实这王二壮也不是没有过媳妇,只是他命苦,他那未过门的媳妇更命苦,还…
皖南民间故事:徽州玉娘
  一、时来运转     老庙是皖南徽州大山里面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不大晓得山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也不大知晓山里的故事。村里唯一的外来户就是玉娘。      玉娘屋门口长着一棵樱桃树,于是她家被称作野樱桃人家,意思是樱桃好看却无主。这家只有两个人,玉娘和她的女儿春月。      人常说,寡妇天生就是苦命,吃苦是火烧乌龟肚子疼,只有自己知道,…
皖南民间故事:活人墓奇案
  清乾隆年间,在皖南宣城南门的鳌峰一带,到处是延绵不断的丘岭,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当时,官府张贴出榜文,实行免税三年政策,号召老百姓到这儿垦荒。一时间,有许多外地人纷纷赶到这儿安家落户,垦荒种地。      且说歙县乡下有个名叫崔来福的汉子,四十多岁,光棍一条,地无一垅,仗着一副高大结实的身板,靠给财主打工过日子,生活一直过得…
皖南民间趣联故事
  (一) 民国时至德下乡梅城有个扎灵屋的老头,其小女儿美艳如花,众徒弟争娶,老父为了能找到一个有才华的女婿,特出一上联,声称如果谁能对上,便将小女许配给他。      上联为:      灵屋,纸糊篾扎,一挡不得风,二淋不得雨,鬼要。      徒儿们无语,引很多文人墨客闻讯纷纷前往一显身手,希望抱得美人归,但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此时上乡港东堡…
皖南民间故事:千佛寺与太子坑的传说
  话说北宋末年,金兵进攻南宋京都临安,途径古时浙、皖交界徽商出没的茶马古道中的铜岭关隘。时至山上有一座畲族人建造的山寨,当地人称之为汤寨。汤寨虽说是一方土豪,但他却是好济贫扶弱、行善乐施,故德高望重,当地人尊称他为汤公。膝下有一对双胞胎千金,相貌俊俏,有闭花羞月、沉鱼落雁之美色。但是却喜欢舞枪弄棒,武艺超群、睿智聪颖。     时至金兵…
皖南民间故事:棺材作陪嫁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八,是皖南宣城东门炒货店老板王裕恒的儿子结婚大喜的日子。只见王家门前张灯结彩,铺红挂绿,鞭炮声声,锣鼓不断,洋溢着一派热闹喜庆的气氛。这一天,几乎全城的人都拥到王家的门前来看稀奇了,他们要看新娘子的嫁妆。这王裕恒儿媳妇所陪送的嫁妆实在是与众不同。     原来,王裕恒的亲家名叫谭记发,是城北门凉亭塘棺材店的老板。早在一…
皖南民间故事:七仙女和瑞草魁
作者:苏子农 陈庆松     正值阳春三月,万象更新,桃红柳绿。玉皇大帝的几个闺女在家中犯困。午觉之后,便来到了波光粼粼、水色潋滟的天河怡心岛。她们或轻歌曼舞,或题诗作对,还自由自在地荡了半天的仙舟。直到傍晚时分,才在大姐的带领下婀婀娜娜地回到了天宫的深院闺阁。     久未出宫,姐妹们似乎游兴未尽,回忆着在怡心岛的浅酌低吟、天…
牧羊山的传说
  明光东北约40公里,七里湖东岸有一座海拔180米左右的山。这山南北蜿蜒十华里,如一条巨龙俯伏在七里湖畔,现名叫官满湖。方圆数里,耕田号子,牧童笛声,水面渔歌可称得别有洞天。百姓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这里有一段关于楚怀王的故事,在当地百姓中代代相传。     传说中,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了避难,隐姓埋名流落在七里湖东岸的一个叫乜岗的小村子替…
牧童妙联惊先生
  项羽于公元前209年在盱眙官山(今明光市官山乡)寻找到避难的楚怀王之孙熊心,接往彭城(今江苏徐州)拥立为怀王。熊心走后,村里没了教书先生,孩子们刚学到兴头上,为了让孩子们能继续读书,后村里富户到盱眙县请了位陈先生进村坐馆,接替熊心。     这位陈先生,名叫陈博文,是个熟读天下文章的老夫子,因家穷,人缘也不是太好,无人举荐,没能入官场…
鞭尸汪雷
  话说罗成从都梁寺后门逃出,慌不择路连人带马陷入淤泥河。隋军副将汪雷带人撵至淤泥河边,见罗成一身本领无法施展,俣哈大笑说:"我军多少将军死于你手,如今你落在我手,真乃天助我也。"说完令士兵搭弓放箭。开始罗成舞起手中长枪,箭不得粘身,一个时辰过后罗成精疲力竭中箭身亡。消息传出后各路英雄义愤填膺,纷纷带领人马奔向柳州城,发誓为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