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双江布朗族的婚姻习俗
云南双江布朗族的婚姻习俗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陈开心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30日 浏览量:13971 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内东南部澜沧江、小黑江一侧的河谷中,居住着1.2万多布朗族同胞。虽然各地布朗族的婚俗有些差异,但一般都有串姑娘、说媒、过礼、吃定酒、迎亲、回门等礼节。 串姑娘 串姑娘就是男青年到女青年家去串玩,…
|
18
|
|
1323 字
|
5 分钟
傣家婚宴不撤席
傣家婚宴不撤席 来源:傣族网 作者:钱秀英 李美兰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3日 浏览量:20283 傣族是云南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来源于古代分布在中国西南到中南半岛北部广大区域的百越族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岁月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傣族,从而也成为云南省二十三种独有少数民族之一。保山市隆阳区的傣族群众聚居在依山傍水的平坝之地,主要生活在潞江…
|
15
|
|
1131 字
|
5 分钟
瑶族姑娘疯狂的求爱经历
瑶族姑娘疯狂的求爱经历 来源:瑶族网 作者:瑶族网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0日 浏览量:16338 美丽的瑶族姑娘 创意时代,无奇不有,甚至连私密的婚恋,也变为一种公开的时尚盛宴。从城市相亲大会到《非诚勿扰》,从豪华车队末日求爱,到地铁另类求爱,个性张扬的时代,求爱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为纷扰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和茶余饭后的谈资。 求爱…
|
15
|
|
1667 字
|
7 分钟
昭平瑶族的婚恋习俗 杂糅了两种民族特征
昭平瑶族的婚恋习俗 杂糅了两种民族特征 来源:瑶族网 作者:静非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0日 浏览量:16287 昭平瑶族新郎新娘坐歌堂。 瑶族网消息 昭平瑶族属于盘瑶中的一支,在当地也叫“平头瑶”,主要分布于仙迴、文竹、富罗等乡镇,他们有自己独立、丰富的语言,许多地方的瑶族兼通邻近的本地土话,生产和生活交往也比较密切,其婚恋习俗和相应的…
|
13
|
|
2938 字
|
11 分钟
花瑶婚俗“打泥巴”、“炒茅壳里”和“打滔”三步曲
花瑶婚俗“打泥巴”、“炒茅壳里”和“打滔”三步曲 来源:瑶族网 作者:瑶族网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0日 浏览量:20159 花瑶妹子只有结婚时才穿绿色的花衣裳 在湖南隆回县北部高寒山区一个叫虎形山的地方,居住着一支奉黄瓜为生灵的古老民族。说其是瑶族,可他们从来就不曾知道瑶家鼻祖“盘王”。也许,就因了这寨子里的女人们个个着装艳丽,闪动在那…
|
15
|
|
2264 字
|
9 分钟
彝族婚俗——阿卖恳
彝族婚俗——阿卖恳 来源: 编辑:阿帝鲁义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0日 浏览量:16214 一、习俗概况 阿买恳,即彝族的出嫁歌舞,也称“阿树”或“曲姐”,它是彝族酒礼歌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结婚嫁女活动中的仪式用歌,是女子出嫁和迎娶过程中各种民俗活动的载体,记录、规定和规范着必须举行的民俗礼仪活动。阿买恳,主要在彝语东部方言乌…
|
14
|
|
2668 字
|
10 分钟
广西壮乡“谈情说爱的集会”
广西壮乡“谈情说爱的集会”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李仲魁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5日 浏览量:16201 “今天请妹妹唱山歌,希望妹妹答复我……” 1957年,正月歌圩日这天,在广西壮乡的崇山峻岭,在蜿蜒曲折的山村道路上,成千上万的壮族男女老少边唱边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歌场。一对对壮族青年男女,在悠扬的对歌声中,相互倾诉爱慕之情。整个山乡沉浸…
|
17
|
|
1009 字
|
4 分钟
广东韶关市曲江瑶族婚姻婚俗
广东韶关市曲江瑶族婚姻婚俗 来源: 作者:赖 群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0日 浏览量:26649 广东韶关市曲江瑶族婚姻婚俗 据《曲江县志》载:曲江建县(公元前111年)之前,土著人皆为粤人。至唐宋时期,土著居民仅瑶族一种,有万余人。后由于战乱等原因,迁离曲江的瑶民不少,至今仅有3400多人,主要分布在罗坑、樟市和枫湾镇。 1949年…
|
14
|
|
4332 字
|
17 分钟
撒拉族定亲送鞋的传说
撒拉族定亲送鞋的传说 来源: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作者:青海民族学院中文专科 采录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9日 浏览量:10038 居住在青海省的撒拉族人中,从前男女青年婚姻多由家长包办,由媒人向女方家送鞋,女方家觉得婚姻合适,就收下鞋、表示同意这门亲事。这个习俗的由来,还有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从前,货郎有五个女儿。五个女儿叫货郎到撒仑奎花…
|
12
|
|
1687 字
|
7 分钟
“囍”从何来
“囍”从何来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王大同 讲述,张贤光 采录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9日 浏览量:14396 民间婚礼庆典的装饰打扮中,常剪贴或书写“囍”字。“囍”就是“喜”,为什么将它重叠成一字来表示呢?这个习俗据说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传说,唐朝天宝年间,有个穷书生赴京赶考。一日天色将晚,前不挨村,后不着店,不得不继…
|
16
|
|
879 字
|
4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