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中的游戏林林种种
取筷子 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请两人表演亲吻。 吃香蕉 用弹性绳捆住香蕉吊于新郎跃起能够到的高 度,新郎用嘴拉下香蕉。新郎新娘用嘴剥皮,然后共同把它吃完。为了不让绳子缩回,一个做动作,另一个必须咬住香蕉,这就要看两人的配合了。 点火柴 将火柴插于红枣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
|
15
|
|
1112 字
|
5 分钟
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外流引发的婚俗变迁
编者按: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外出打工和族际通婚成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和潮流,这种人口的流动有别于传统的婚嫁,它将带来一系列社会文化的变迁。在第100个“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到来之际,本报特刊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杨筑慧对这一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文章,她以人类学的方式,通过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对这一问…
|
15
|
|
3633 字
|
14 分钟
景颇族婚俗——新娘漫步过“草挢”
树叶情书羞答答 云南山区的景颇族,男女青年的情书,往往不是用文字写成的,而是以树叶代信,不同的树叶,代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是约定俗成的。白花树叶代表“想念”,黄豆树叶代表“好好的(别牵挂)”,小黑豆树叶代表“一心(只爱你一个)”,竹叶代表“悄悄地…
|
16
|
|
488 字
|
2 分钟
海南“军话”地区婚嫁习俗
海南岛讲"军话"地区较广,包括三亚市、昌江、儋州、东方、临高等县市的部分地区,人口达五十多万人。他们婚嫁的习俗独具一格,耐人寻趣。 常言道:“…
|
13
|
|
727 字
|
3 分钟
羌族传统婚嫁习俗
新中国成立前,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亲上加前。新中国成立以后,自主婚姻逐渐增多,但传统的礼仪程序一直保留至今。 婚嫁仪式主要有订婚和结婚。如果男子对女子有意,男方家就会备礼,请红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要征得母舅同意才可以允婚。之后,红爷带上礼物,去女方家吃&ldq…
|
19
|
|
713 字
|
3 分钟
彝族抢婚 ,假“抢”真祝福
彝族抢婚 ,假“抢”真祝福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宗禾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6日 浏览量:8321 彝族婚俗中的抢婚十分有趣,如今已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形式。 资料图片 抢婚,在彝族婚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仪式。所谓抢婚,其实都是男女双方愿意、父母同意、媒人说好了的,抢婚只是一种形式。因为彝族人认为,在新人的婚礼中没有抢亲…
|
16
|
|
1232 字
|
5 分钟
广西壮乡“谈情说爱的集会”
广西壮乡“谈情说爱的集会”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李仲魁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5日 浏览量:16202 “今天请妹妹唱山歌,希望妹妹答复我……” 1957年,正月歌圩日这天,在广西壮乡的崇山峻岭,在蜿蜒曲折的山村道路上,成千上万的壮族男女老少边唱边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歌场。一对对壮族青年男女,在悠扬的对歌声中,相互倾诉爱慕之情。整个山乡…
|
13
|
|
1009 字
|
4 分钟
布依族追打嫁女送亲的故事
布依族追打嫁女送亲的故事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甲五公(布依族),芦草(布依族) 采录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9日 浏览量:8580 在贵州茅口、扁担山一带的布依族中,有这样一个嫁娶习俗:举行婚礼前,男方要请两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去接新娘;女方要请两个姑娘陪伴新娘到男家来举行婚礼。男方请[删]去接新娘的人称之为抱鼓和娅鼓,接新娘出…
|
13
|
|
925 字
|
4 分钟
阿昌族陪郎撑伞的传说
阿昌族陪郎撑伞的传说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孙广明 孙家友 讲述,杨叶生 采录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9日 浏览量:9447 居住在云南的阿昌族小伙子娶亲那天,总是让“上礼”的先去,新郎和陪伴他的一伙要稍后一点,估计着走到姑娘家的寨子,恰巧黄昏,才动身。去早了,也要在寨边等到天稍黑,才能进新娘的家。 新郎从场院心上坷[删]进堂屋…
|
18
|
|
1564 字
|
6 分钟
景颇族抢婚“过草轿”的传说
景颇族抢婚“过草轿”的传说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桑仁 采录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9日 浏览量:12205 在云南省刷[居]住的景颇族的结婚习俗中,盛行“抢婚”,举行结婚仪式,新娘则要“过草桥”。“过草桥”就是在新房的门口搭一座翠竹桥,两边用各种花草装饰起来。迎来新娘后,新娘必须走过这座草桥,才能进新郎家。景颇族有句古语“小伙…
|
18
|
|
1940 字
|
8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