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磊]马街书会上的流浪艺人们
农历正月十三,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 整个县城的交通警察,中国移动的通讯车,医院的护士,大学生宣传队,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还有10多万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将淮河平原上几百亩苍绿的麦田变成了一个沸反盈天的舞台。 舞台的主角,是1000多名说唱艺人,他们可能是城市角落里那些拉着三弦,唱着你听不懂的小曲乞讨的盲艺人,也可能是凋敝的村庄里在自家…
|
15
|
|
1789 字
|
7 分钟
“葫芦万”万永强:小葫芦孕育大文化
象牙“蒙芯”中雕刻的《西游记》故事图案令人叫绝。 这种造型的葫芦,业内人士称为“素棒子”。 葫芦上精美的压花图案。 清代的蝈蝈葫芦,最讲究的就是雕刻精美的“蒙芯”,“蒙芯”的材料不光有象牙的,还有玳瑁的。 春节期间,走亲访…
|
14
|
|
680 字
|
3 分钟
情系赫哲:访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吴明新老人
听众朋友,您听到的歌声是由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赫哲语言讲习所的学员们演唱的,在72岁的赫哲族老人吴明新的带领下,他们正在排练赫哲族特有的民歌形式——伊玛堪。 72岁的赫哲族老人吴明新 “我小时候,当落日的余晖洒满江面,晚饭后的人们,喝着"木克若林"(米茶),围着篝火唱伊…
|
12
|
|
855 字
|
4 分钟
文艺界心系玉树灾区 关注《格萨尔》说唱艺人
玉树县结古镇格萨尔广场上的格萨尔王雕像 (本网配图 摄影:刘冬梅) 北京时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至记者发稿时止,地震共造成617人遇难,313人失踪,9110人受伤。同时受到地震破坏的还有屹立千年的寺庙佛塔和藏族同胞美丽的故乡。据悉,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以…
|
12
|
|
1963 字
|
8 分钟
[恰嘎·觉如]年轻的格萨尔艺人斯塔多杰
格萨尔艺人斯塔多杰 年仅19周岁的年轻艺人斯塔多杰于1990年出生在西藏昌都地区边坝县沙丁乡支内村普通的牧民家中,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简朴的游牧生活,他还有一个哥哥今年三十多岁,如今在西藏那曲地区索县县城南端的俗称“布达拉宫”的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寺院赞丹寺里出家学习。直至今年我们探访到他时,他的家中只有15头牛和2匹…
|
13
|
|
1478 字
|
6 分钟
[索南卓玛]《格萨尔》艺人图登君乃:斯人已去 史诗流传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地区发生地震后,最让全国人民担心的是生活在那里的10万名同胞的处境。 作为一名《格萨尔》工作者,此时此刻,最让人牵挂的是玉树地区《格萨尔》说唱艺人、研究人员的安危及《格萨尔》遗迹遗物的受损情况。地震发生后,我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玉树州群艺馆馆长扎哇。从上午10时起,电话拨了无数次,但是对方电话一直处于呼叫转移状态,…
|
13
|
|
2318 字
|
9 分钟
[恰嘎·觉如]《格萨尔》说唱艺人图登君乃在玉树地震中不幸遇难
年轻的《格萨尔》神授说唱艺人图登君乃在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中不幸遇难。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青海玉树地区地处三江源头,这里有着丰富的《格萨尔》文化资源,是《格萨尔》文化的富矿区。这里不仅有很多《格萨尔》遗迹遗物,而且也有很多《…
|
14
|
|
1387 字
|
6 分钟
[杨恩洪]“心中出现一朵莲花”
土登迥乃在说唱《格萨尔》 杨恩洪 提供 4月14日,这个沉痛的日子震惊了世人,清晨,7.1级的强震给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时至今日,2000多人罹难在瓦砾下,上万人伤残。每每看到灾区的报道,心里都在惋痛。我身在海外,就愈加关心、惦念着玉树的灾情。…
|
12
|
|
1294 字
|
5 分钟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化是靠传承而延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对非物遗产所下的定义强调的是“世代相传”和在社区、群体中“被不断地再创造”并有“持续的认同感”,与我国学界传统上理解的民俗(民间文化)强调其作者和传承者的身份有所差异。传承大致有四种方式:群体传承…
|
13
|
|
2290 字
|
9 分钟
然杰喇嘛笔下的土登迥乃
玉树结古广场上的格萨尔王塑像 杨恩洪 摄 在雪域高原上,古今有许多神奇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尤其是康区三江源周围有许多牧童能说唱《格萨尔王传》,这里说唱艺人不仅多,而且具有独特性,他们在不断完善和规范格萨尔文化。年轻艺人土登迥乃于1986年一个寒冷的冬日里出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当项乡的觉氏家族,他…
|
14
|
|
1336 字
|
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