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风俗

2752 篇文章

传承蓝与白之梦:吴元新和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2011年12月,彭丽媛穿着凤凰团花蓝印花布衣服,出席“中华艺文奖”活动。2014年3月,彭丽媛身穿“十全十美”蓝印花布纹样访问比利时乐器博物馆。2014年3月,彭丽媛又穿着宝相花纹样蓝印花布服装出访法国。 彭丽媛出访时曾多次穿着的这种布料,就是南通蓝印花布。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国家级非…
凤凰纸扎:篾骨纸裱的彩绘精灵
  圆圆的蓝色头顶,宽宽的脑门,长长的睫毛一开一合,眨巴着金灿灿的眼珠,红红的如意鼻,鲜红阔大的嘴巴,一对寿桃耳时不时的扇着,憨态可鞠。这就是湘西凤凰纸扎艺人聂方俊扎的狮子形象,这可爱的精灵诱惑着人们的感官神经,探寻它的主人,亦成为我的心愿。菜花正黄的时节,穿过凤凰古城的小巷,我们来到聂方俊的家,小小的院子里满是花草,一栋两层的楼房简朴沉静,散发着…
非遗传承人赵树宪:当下是非遗最好的发展时期
  “每一行想要做到优秀都是不易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份职业,一辈子都要踏实干好。”——赵树宪   在南京老城南,有一条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巷子。这里坐落着清代最大的平民住宅甘熙宅第,也是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所在地。64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树宪就在这里制作南京绒花。   历史:宫里传出吉祥花   绒花…
我国著名格斯尔奇吕日甫大师逝世
   人民网乌鲁木齐5月2日电(记者胡仁巴)“‘威震十方的圣主’格斯尔降生人间,大显神通施展法术,把沙漠改造成肥美草原﹐使荒凉贫瘠故乡变成了人畜两旺的人间乐园。”5月1日,曾经以说唱人类著名史诗《格斯尔》而享誉世界的我国著名格斯尔奇吕日甫大师在父老乡亲们的追悼中,与世长辞。   2007年,…
新疆曲子传承人吴生录:生命不息 传承不止
   今年76岁的昌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生录坚持传唱新疆小曲子50年,他将自家院子改成文化大院,组建了一支由村民组成的小曲子队,带领大家传唱小曲子。从青年时代到耄耋之年,吴生录心心念念的就是新疆小曲子的传承,一路走来,他不仅让小曲子传承了下来,还将党的惠民政策通过小曲子传到千家万户。   日前,我们走进昌吉市滨湖镇滨湖村二片区的小曲子文化大院…
湟中堆绣传承人:坚持30载只为传承民族文化
    图为乔应菊正在为堆绣作品上色。李隽摄     6日上午,记者走进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见到了湟中堆绣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乔应菊。     在宽敞的展示厅中间,58岁的乔应菊掀开了一块长长的红布,“这一幅作品是《唐蕃古道》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分迎亲、文成公主和松赞…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
  摘要:文化生态保护带来传统手工艺保护理念的重大变革,因此文化生态对手工艺生产活动的作用出现了更多的讨论空间。从黔中布依族蜡染的个案调查研究中发现,布依族蜡染的文化生态会内化为个体文化经验,融入手艺人的身份建构过程,并借助手艺人在身份指引下的活动影响手工艺生产。因此,手艺人的身份实践能成为文化生态与手工艺生产活动的过程纽带。基于此,手工艺的文化生…
广州最后一个讲古佬后继无人
    本报讯(记者刘显仁通讯员杨亚明)凡是广州上了点年纪的人都会记得讲古佬颜志图(见左图,颜晓明摄)———羊城最后一个民间讲古艺人。昨日,在失去最后一块讲古阵地沉寂近2年后,他终于“重出江湖”———应邀来到东山区社区服务中心作表演,中心甚至有意请他长驻…
以歌养心的岩洞盲人歌师:萨云姣
    才永的父母都喜欢唱歌,他们入乡随俗,和善待人,很快成为当地著名歌师。才永与其四个妹妹耳闻目染,也都很快成为当地的著名歌手,成为真正的"五朵金花"。     五姐妹中,才永的记性最好,每首歌,只要听别人唱过两遍,她就可以演唱。有一次,她去六洞(今黎平肇兴和从江贯洞…
蒙古族史诗歌手:坡·冉皮勒
     坡·冉皮勒(P. Arimpil 1923~1994),辛丑年生人。男性,土尔扈特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家中长子,父亲皮日来是当时王爷额日勒郭加布的固定使者。他的邻居是和布克赛尔14苏木土尔扈特部中著名的王爷专任江格尔奇(意为史诗歌手)兼王爷的风水先生胡里巴尔·巴雅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