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龙的腾飞:中国与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摸得着、看得见,比如龙门石窟、敦煌壁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着,却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是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如果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恐怕许多人都会赞同吧! 从200…
|
12
|
|
1714 字
|
7 分钟
[方李莉]“非遗”保护新高度: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北京的南锣鼓巷、什刹海,在上海的田子坊、莫干山等,到处都能看到民众在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具有传统特色的新胡同文化,服饰、家具、首饰等设计,成为当代时尚文化的一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当今文化发展、经济建设,包括国家形象塑造密切关联。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必须将其提到一…
|
14
|
|
1968 字
|
8 分钟
[石奕龙 艾比布拉·卡德尔]文化主体:遗产内在价值的最核心因素
世界文化遗产运动的出现,与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化与转型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传统价值体系和文化范畴都在按照现代性基本发展方向的要求加以重建。 社会转型造成文化传统的断裂和消失 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在不同程度上否定传统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这促进了符合现代性要求的新生活方式和新文化类型的建立。在这一过程…
|
12
|
|
2305 字
|
9 分钟
[彭兆荣 郑向春]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
内容提要: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并延续的传统,蕴含着人类存续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如今时代、权力、商业等因素的操控中,遗产成为一种被出售的传统,特别是20世纪以来大规模的群众旅游,为这一传统的出售提供了巨大的消费群。以遗产作为品牌的遗产旅游,一方面体现了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并置;另一方面,旅游者对遗产传统文化的消费本身根植了现代性对这一文化…
|
12
|
|
1839 字
|
7 分钟
[王宪昭]我国非遗研究人才培养面临三大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世代相承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文化生态环境正发生巨大变化,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要做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除了全面保护和积极培养传承人之外,非遗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素质情况,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非遗保护的瓶颈。如何正确…
|
11
|
|
2313 字
|
9 分钟
[王宪昭]有的放矢地培养非遗研究人才
非遗研究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在非遗的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在非遗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也明显存在一些不足。如何有的放矢地做好非遗研究人才的培养工作,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尊重人才规律建立科学的培养与管理体系 考虑社会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社会需求是推动人才成长的催化剂,而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也是…
|
12
|
|
1655 字
|
6 分钟
[王霄冰]国家祀典类遗产的当代传承
提要:作为仪式政治的重要手段,国家祀典在王朝时代结束之后就丧失了其原有的政治与社会功能,从而变为一笔公共的文化遗产。当代人应如何保护和利用这笔遗产,使其既能发挥传承文化的作用,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日韩三国近代以来的祭孔实践,分别代表了国家祀典的三种传承模式:韩国的以承续古礼为目的的国礼模式,日本的完全民间化的模式,和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半官…
|
12
|
|
2482 字
|
10 分钟
[陈志勤]论作为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管理
摘要: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文化遗产以来,到文化部提出的具有中国非遗保护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可认为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体保护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而之后文化部提倡的生产性方式保护,不但会促使非遗的进一步资源化,也会推进保护与利用、发展关系的进一步明朗化,同时,在前一阶段…
|
15
|
|
3939 字
|
15 分钟
[刘锡诚]我国“非遗”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刘锡诚:男,1935年2月生。山东昌乐人。1957年北京大学毕业。中共党员。文学评论家、民间文艺学家、文化学者。退休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现兼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非物质文化遗…
|
14
|
|
2630 字
|
10 分钟
[胡敏中]论非物质文化
内容提要:非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以口头讲述及亲身行为等动态方式表现和传承的,具有民族民间传统的各种文化形态或形式。非物质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其表现和传承的动态性或活态性。非物质文化属于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而不属于主流文化、上层文化、精英文化和官方文化。非物质文化具有民族性、民间性、内稳性、自发性、非意识形态性和约定俗成性…
|
14
|
|
2030 字
|
8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