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平]论非遗生产性保护与包容性经济发展的结合之路
[摘要]山西省灵尚绣品公司以传承于灵石县、交口县一带的手工刺绣技艺为核心,建立起由设计、生产、营销和销售环节构成的刺绣产业组织,面向农村妇女开展刺绣技艺培训,不断提升绣品设计水平,开拓手工刺绣消费市场,将刺绣从文化资源成功转化为文化产业。从非遗保护视角来看,这不仅再造了地方手工刺绣新的文化生态,也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收入,为社会…
|
14
|
|
3613 字
|
14 分钟
重磅丨太极拳、送王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含申报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15届常会于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线上召开。本届常会共评审57个国家申报的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
|
19
|
|
2155 字
|
8 分钟
[巴莫曲布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可持续性——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
[摘 要]“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于2018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该遗产项目的申报材料经审查机构推荐,被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认定为申报范例。文章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17
|
|
1752 字
|
7 分钟
[王丕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代码及编制规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跨度长的基础性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要建立在深入调查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普查工作能否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直接关系到保护工作的成败。通过普查摸清家底,形成准确翔实的调查材料(保护调查表、音像、图表等),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和数据库以…
|
34
|
|
2600 字
|
11 分钟
[刘志琴]从民俗考察社会思潮
从今年春节伊始,大报小报连篇累牍刊载猴年风俗的情景记忆犹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决定在中国引起强烈的反响,一场规模盛大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也在去年启动。与此相应的是,一个不起眼的民间绳结,受到中外人士的青睐,赢得“中国结”的称誉,走红中国市场;唐装的兴起,使冷落…
|
16
|
|
1485 字
|
6 分钟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管理及操作规程
当前,在中国全面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经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39个保护项目的试点已经由国家批准立项进入执行任务和具体操作的工作程序。由于整个工作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各省区参差不齐的不平衡状态,因此,在反复不断地提高各地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认识的同时,具体指导所有试点项目的保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严格的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就成为…
|
16
|
|
1798 字
|
7 分钟
[施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学术担当
随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出台, 2005年中国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举国上下突然热热闹闹地刮起了一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风潮。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舶来概念迅速成为学术界的时尚标签。 原有的民间文化、民俗等概念迅速让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照目前学者的理解,…
|
15
|
|
3586 字
|
13 分钟
30年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遗产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民族地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改革开放30年来,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上世纪五六十…
|
23
|
|
4540 字
|
17 分钟
[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
摘要:本文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要注意区分“保护”与“保存”两个概念。“保存”,重点在“存”,针对的主要是那些再现实中已濒临灭亡又无法继续传承的民俗事项。“保护”,以“养”为目标,以生命、创新、整…
|
25
|
|
2019 字
|
8 分钟
[刘守华]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6年新年伊始,我们就迎来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件大喜事,文化部公示了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批推荐保护名录518项,其中湖北省占了20项,随后又在北京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使人们眼界大开。当下又值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向前推进。 &nbs…
|
19
|
|
2189 字
|
8 分钟